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长河中,许多学校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社会影响力,都曾经历过更名的过程。而在山东,有这么一所高校,虽然从“学院”升为“大学”,看样子是更高大上了,但是现用校名还不如之前的校名响亮,当地人都期盼能改回原校名,或者再改一个其他更大气的名字,这所高校就是鲁东大学。
鲁东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6年创办的胶东公学,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,学校逐步发展壮大,最终成长为当地颇有影响力的高等院校——烟台师范学院。随着学校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和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,学校萌生了升格为大学的宏伟想法。
事实上,烟台师范学院谋求更名大学的尝试最早可以追溯到1995年下半年。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,学校先后在1995年12月、2000年1月、2001年4月三次向山东省政府提交了更名"烟台师范大学"的申请报告。然而,让人感到意外和困惑的是,这三次申请都没能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。
展开剩余69%据烟台师范学院的一些学生透露,在提交更名申请的那段时间里,学校内部已经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。在学校印制的非正式信纸上,竟然已经出现了"烟台师范大学"的字样,可见学校上下对更名一事充满了期待和信心。
那么,为什么三次申请均遭到拒绝呢?有人推测,这可能与当时山东省内高校的布局有关。因为当时全省已经有山东师范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两所师范类大学,教育主管部门可能认为再批复一所师范大学并不现实。
面对接连而来的失败,烟台师范学院并没有气馁,而是决定换一种思路,争取更名为综合性大学。2002年,学校以"胶东大学"的名称再次向上级提交了申请报告。"胶东"这个富有地域特色的名字,既彰显了学校的区域属性,又凸显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,可谓用心良苦。
然而,这个颇具特色的名字同样没能通过审批。有消息人士透露,之所以没有获批,主要是因为"胶东"所指的区域过于广泛,涵盖了烟台、青岛、威海乃至潍坊等多个地市,容易引起其他地区的不满和反对。
经过一番苦思冥想,2005年,学校组织了一次由51位专家参加的投票,以期找到一个能够代表学校特色、又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名字。最终,"鲁东大学"以压倒性的48票胜出,顺利获得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。至此,烟台师范学院长达十年之久的更名之路终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。
然而,让人没有想到的是,"鲁东大学"这个名字却在校内校外引发了不小的争议。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"鲁东"这个地理概念上。众所周知,在山东省内,人们习惯用鲁南、鲁西南、鲁北、鲁西北、胶东等方位名称来指代不同的区域,但独独没有"鲁东"这个说法。因此,当"鲁东大学"这个名字一经公布,就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和批评,认为这个名字缺乏地域代表性和认同感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更名之前,烟台师范学院曾与山东师范大学、曲阜师范大学一起被并称为山东省的"三大师范"院校。三所学校在教学质量、科研水平、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具有相当的实力和影响力。
然而,改名之后的鲁东大学,虽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,但在省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却不如从前了。时至今日,当人们提到鲁东大学时,很多时候还需要补上一句"原烟台师范学院",用旧校名来解释新校名,难免让人感到有些惋惜和遗憾。
发布于:湖北省小麦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